珍珠鑒別-真假珍珠觀察法
一要看“色”,包括顏色和光澤。先說顏色,淡水珍珠一般有白色、奶色、粉紅色,紫色,淡黃色等,比較常見;而海水珍珠還會有黑色、金色,白色等罕見的顏色,比如具有“珍珠中的皇后”之稱的大溪地珍珠,就是以罕見的黑色而居于珍珠的頂級,其中又以黑中透著孔雀綠、玫瑰紫最為名貴。
二是看“形”。許多珍珠呈橢圓形、米粒形、梨形等,實際上,珍珠應(yīng)該是越圓越好,也就是常說的“珠圓玉潤”。不規(guī)則形狀多出現(xiàn)在淡水珍珠中,海洋珍珠則是圓珠為主,因而海洋珍珠比淡水珍珠更美艷,價值也總體較高。
三是看“皮”。觀察珍珠表皮,孔、痘、疤、點、環(huán)等瑕疵越少,品質(zhì)越好,價值越高,但完全沒有瑕疵的珍珠基本不存在。再就是看珠母層厚度,即從珍珠穿孔處仔細觀察珠層厚度,或者從珠光的強弱間接判斷,太薄的珠不耐用,越厚越好。
珍珠鑒別-真假珍珠觀察法
1、初步觀察法
看光澤、顏色、形狀、大小,不同成因的珍珠從表面或內(nèi)部珍珠層反射的暈彩不盡相同。珠光主要是從珍珠的內(nèi)部細密結(jié)構(gòu)層反射出來,并經(jīng)過光的衍射產(chǎn)生的特有光澤,對這種光澤可避開直射光線在暗光下觀察,這類似于在暗視域?qū)毷@微鏡下觀察寶石內(nèi)部的生長線和內(nèi)含物,反映了珠層厚薄的珠光強弱在弱光照明下顯得特別清晰。塑料薄膜反射出的光特別亮,而用涂料涂層的工藝珠光澤較均勻單一,要仔細辯認。檢視串珠,如果是天然的,每一顆的光澤、顏色、形狀、大小都不太一樣,而假珠其光澤、顏色、形狀、大小大致差不多。
2、放大觀察法
珍珠表面瑕疵多少直接影響到珍珠的美觀程度,但沒有瑕疵的珍珠很少,每一顆珍珠不同的瑕疵,正好是它不同于其它珍珠的胎記,給真?zhèn)蔚蔫b別提供了依據(jù),珍珠表面瑕疵表現(xiàn)為瑕點或環(huán)帶,當(dāng)珍珠層之間有異物侵入時,表面便會鼓出一個瑕點。藉助10倍放大鏡仔細觀察,多少總會找到一些環(huán)帶現(xiàn)象。人造珠只能看到蛋殼狀的涂層,涂料顆粒大小均勻,不很光滑。
3、手感法
偽珠有滑膩感,天然真珠用手去感覺有一種冰涼感,掛在頸項上有涼快感。
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珍珠主要品種有天然珍珠、海水養(yǎng)珠、淡水養(yǎng)珠和贗品。在此,要教導(dǎo)消費者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識別各類珍珠。
4、不宜磨損
不戴時要用首飾盒小心存放,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濕潤度(不能放在塑料袋中),最好不要與其他首飾放在一起,以免刮花珍珠表面。
珍珠膺品又稱仿珠,最常見的仿珠有三種:充蠟玻璃仿制珠、實心玻璃仿制珠、塑料鍍層仿制珠,下面就每類仿品進行介紹:
珍珠鑒別-假珍珠仿品識別
1、充蠟玻璃仿制珠
在空心的圓形乳白色小球中充滿石蠟,這種珠密度小重量輕,用手一掂即可區(qū)別,用針探測珠的內(nèi)部有軟感。其外表光滑,用針刻不動;
2、實心玻璃仿制珠
將白色實心玻璃球浸泡在“真珠液”中而成,用針從鉆孔處撥動,其外表會成片地脫落,不見細小鱗片狀粉末;
3、塑料鍍層仿制珠
在乳白色塑料珠外鍍一層“真珠液”,用針挑撥鉆孔處,外表亦會成片脫落,不見細小鱗片狀粉末,用針刺外表可感覺出表皮下非玻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