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鑒別真假絲綢織品
絲綢的品種很多,有適宜制做襯衣、連衣裙等的綢、紡、縐、紗等,也有適宜制做棉衣、外套、旗袍等的緞、綿、絨等。絲綢服裝透氣、柔軟、高貴、典雅,深得廣大消費者喜愛。
仿真絲綢包括人造纖維、合成纖維或與蠶絲混紡等織品。在市場上,有人將仿真絲綢織品作為真絲綢出售,以假亂真,謀取利益,欺騙消費者。為此,江蘇蘇州檢驗檢疫局輕紡產(chǎn)品專業(yè)檢測人員給廣大消費者支招,介紹如何鑒別真假絲綢。
手感目測。真絲綢光澤柔和,而化學纖維的織物明亮刺眼。真絲綢富有彈性,貼近皮膚滑爽舒適,抓一把松開手后會有褶皺。而仿真絲綢抓一把松開手后基本恢復原樣。
看縮水率。真絲綢織物以蠶絲為原料,縮水率大(5%~10%)。消費者購買成品時以選比實際需求大一檔的規(guī)格為宜,如果是布料,制作前應將布料放入清水中浸泡5個小時以上,讓布料完全吸收水分后晾干,再浸泡第2次,這樣經(jīng)過兩浸兩晾之后才不會變形;而仿真絲綢織品縮水率低,大多小于5%。
用火燃燒。抽出部分絲線燃燒,真絲看不見明火,有燒毛發(fā)的焦臭味道,絲灰成黑色微粒狀,可以用手捏碎;而仿真絲遇火起火苗,有塑料味,火熄后邊緣會留下硬質的膠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