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般的積分換購 產(chǎn)品以次充好兌換心有余悸
您的位置 首頁 > 維權指南 > 生活服務 > 金融 網(wǎng)貸 信用卡 > 金融理財 > | 時間:2022-11-17 熱度: |
產(chǎn)品以次充好 兌換心有余悸
雞肋般的積分換購
圖為招商銀行信用卡積分抵消費宣傳廣告。
□ 本報記者 楊 蕾/文
消費的同時,還能積累相應的積分,并換取各種禮品。時下各銀行、商家推出的積分換購活動的確讓人心動,但這“看起來很美”的積分換購到底能換些什么呢?
換來“三無”產(chǎn)品
天津的楊先生在某銀行辦理了一張信用卡,每消費一定金額獲得相應積分,積分可換取不同的禮品。刷卡消費近半年后,楊先生撥打該銀行客服電話,打算用8400分換一個健康計步器。但收到禮品后,楊先生仔細查看發(fā)現(xiàn),這個健康計步器的外包裝和內(nèi)包裝上都沒有生產(chǎn)廠名、廠址和產(chǎn)品合格證,是典型的“三無”產(chǎn)品。于是,楊先生打電話向銀行交涉,對方表示,這種產(chǎn)品是他們定點生產(chǎn)的,質量應該有保證。楊先生提出退貨,對方不肯答應。楊先生認為,當初他是根據(jù)銀行發(fā)來的積分函宣傳單選擇禮品的,可是實物和宣傳單差別很大,銀行有欺詐嫌疑?!胺e分兌換也是一種消費,銀行不能糊弄消費者?!睏钕壬浅鈶?。
北京的李女士也有類似經(jīng)歷。李女士辦了一張京客隆會員卡,在超市購買東西可以積累積分。李女士用一年的購物積分換回來一瓶醋?!盎丶乙淮蜷_瓶蓋就聞到一股怪怪的味道,做菜時放了一點兒,弄得菜都沒法吃了?!弊詈?,這瓶醋只好被倒進下水道。
在推銷積分卡的時候,商家總是將換購計劃說得很好,“幾千種精美禮品等你拿回家”,但消費者最終拿到手的實物卻與宣傳上的圖片大相徑庭,甚至會出現(xiàn)質量不合格產(chǎn)品。往往因為這是“免費”的,而且維權成本又很高,大多數(shù)消費者都不會想到主動找商家理論,也不會主動維護自己的權益。
積分越來越不值錢
家住重慶的陳小姐辦了一張招商銀行的信用卡,為了攢積分,她買東西一般都刷卡,剛用了一年多,就刷了1.3萬多元。按照招商銀行的積分規(guī)則,每消費20元可以換1分,也就是說,陳小姐的卡里總共攢了600多個積分。到銀行網(wǎng)站上一看,陳小姐有些哭笑不得。一個手提袋需要600積分再加52元才能換購,相當于刷了1.2萬元,還要再加52元才能得到這個袋子?!叭绻绞袌錾现苯淤徺I的話,這個手提袋售價也就幾十元?!痹谠撱y行的網(wǎng)站上,陳小姐看到,一個普通的紙巾盒居然需要4300積分,也就是要消費8萬多元;一個豆?jié){機需要14500積分,即消費29萬元,而該型號豆?jié){機在淘寶網(wǎng)上的售價還不到300元。
記者了解到,大多數(shù)銀行信用卡的消費積分累積規(guī)則為每消費1元人民幣,便獲得1個積分,如果是貴賓卡則可在同等消費數(shù)額下獲得更多的積分。但各銀行同時又規(guī)定,持卡人買車、買房、批發(fā)等大額消費又不予計算積分。多數(shù)銀行積分兌換禮品對積分數(shù)額要求較大,12萬分兌換一個迪士尼書包、47萬分兌換一個三洋電飯煲、184萬分兌換一把飛利浦剃須刀。算一算,如果以每月信用卡消費5000元計算,每年積分為6萬分,要想換一個書包,需要兩年;換電飯煲,需要7年;換剃須刀,則需要30年。
積分兌換商品比例的提高,意味著消費者兌換同樣一件商品需要花費更多的積分。在很多消費者還在為積攢積分而樂此不疲地消費時,不知不覺中,自己卡里的積分卻越來越不值錢了。
換購過程一波三折
在北京某媒體工作的劉小姐近來對積分卡上的積分進退兩難,那些積分仿佛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弄得她不知所措。
原來,劉小姐辦理了某化妝品連鎖店的會員卡,最近準備將卡里的積分兌換成禮品。劉小姐來到化妝品店,服務人員卻告訴她,不接受現(xiàn)場兌換,只能從網(wǎng)上進行兌換。劉小姐登陸網(wǎng)站,多次嘗試,卻始終無法成功?!安皇钦f暫時缺貨,就是根本登陸不上去。整整折騰了一個下午,我一樣東西也沒兌換成?!眲⑿〗阌謸艽蛄嗽撈放品针娫挕7杖藛T很快為劉小姐成功辦理了兌換,并承諾,一個星期后可在某分店領取兌換禮品??墒?,一星期后,當劉小姐來到該店時,服務人員卻說她的禮品還沒有送到。又過了一段時間,劉小姐再次來到該店,回答依然是“貨還沒到”。劉小姐又撥打服務電話,服務人員只說:“我們正在配貨,很快就會送到?!边@樣反反復復好幾次,劉小姐為此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覺得不值得;可是如果放棄又覺得可惜,畢竟那些積分也是自己平時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最后一次,電話服務人員竟告訴劉小姐,她的積分已經(jīng)過期,無法換購任何禮品。
劉小姐的經(jīng)歷并非個別。張女士正盤算著拿超市會員卡中的積分兌換些日用品,可是,她去超市一問才得知,去年的積分已經(jīng)清零?!盀槭裁礇]人通知我?”張女士很氣憤,可營業(yè)員的回答更是讓她哭笑不得。營業(yè)員說:“積分的兌換方式改了,消費50元積1分,你去年消費的8000多元,現(xiàn)在只能積160多分,只夠換一小袋洗衣粉,清零了也不可惜?!?/P>
更改積分規(guī)則卻不告知會員、積分到期無人通知、換購禮品遲遲不能送達、服務人員百般推諉……千萬別以為只要手里拿著積分卡,就一定能換回心儀的禮品。很多消費者反映,商家的這種種行為缺乏誠意,讓消費者有一種被“忽悠”的感覺。
刺激消費的手段
積分換購本是商家為了增加消費者的消費興奮度而推出的一項活動,實際是商業(yè)競爭的一種手段,也是刺激消費的一種方式。對于一個理性的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同時,還能積累積分換購禮品,也是一種意外的收獲。因此,積分換購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但近些年來,一些商家在積分換購活動中存在的不誠信行為嚴重影響了商家的聲譽,也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崩钇G娜是北京邦盛律師事務所的律師,曾在積分換購的過程中有過種種不愉快的經(jīng)歷,其中還涉及一些國有大型企業(yè)。“幾次教訓讓我對積分換購心有余悸。所以,現(xiàn)在我只參加打折、返現(xiàn)金、現(xiàn)場領取禮品的活動,這樣的優(yōu)惠才更加實惠?!崩钇G娜還擔心另一個問題,不管是銀行的信用卡,還是商場、航空公司的會員卡,在辦理時都需要填寫姓名、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如果這些商家缺乏誠信,這些個人信息就可能被泄露”。
近來,積分換購引發(fā)的糾紛日益增多,北京義方律師事務所李小波律師分析,這一方面是因為商家在開展積分換購活動時信息不明確,故意隱瞞了一些真實情況;另一方面是商家在積分換購過程中虛假宣傳;還有的消費者在辦理積分卡時,沒有認真閱讀商家提供的活動規(guī)則,商家也沒有提示,因此發(fā)生誤會,引發(fā)糾紛。
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既然積分換購只能算是“意外的收獲”,那手持積分卡的消費者就一定要注意,千萬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李小波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理性看待積分換購活動。在參加積分換購活動時,一定要首先了解該商家關于積分換購的詳細規(guī)則,根據(jù)情況做出是否參與的判斷。最重要的是要合理消費,不應為了積分而積分,從而為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花錢。
律師告訴記者,我國法律并沒有對積分換購活動做出特別的說明,但《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商家在從事經(jīng)營活動中,有告知消費者真實情況的義務,保證出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務符合質量要求,保證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的過程中人身、財產(chǎn)權利不受侵害?!胺e分換購行為屬于消費者和商家形成的附條件的贈與合同關系,商家履行贈與的承諾是其法定的義務。按照有關法律規(guī)定,如果商家在積分換購活動中沒有明確活動規(guī)則,發(fā)生爭議的,應當做出對消費者有利的解釋。如果商家給予消費者兌換的商品存在質量瑕疵,商家對此有質量的擔保義務,給消費者造成損害的,消費者有權追償?!崩钚〔ㄕf。
同時,李小波覺得政府監(jiān)管部門應當履行責任,如果發(fā)現(xiàn)商家利用積分換購活動進行虛假宣傳或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行為,要進行嚴懲。她還建議對商家加強信用管理和加大對不誠信商家的處罰力度,以提高商家的信用指數(shù),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